市政协委员 鲁锡堂
市人大代表 陈扬
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深厚的文化积淀就是这座城市鲜明的个性。重塑城市文化体系,持续擦亮城市文化标识,对这座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。
“报告指出,绍兴将推进文化研究,谋划建设宋六陵遗址公园,加快名人故居修缮提级,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……围绕越文化资源,挖掘文化优势,绍兴有很多文章可做。”市政协委员、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说,绍兴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越文化中心,“越文化”就是绍兴的金字招牌,也是绍兴最大的标识。
近年来,随着考古发掘、学术研究、公共建设和文旅开发的深入推进,省内外有关越族、越国与越文化研究的新突破,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新观点的广泛传播、遗址保护和游览项目设置的开发建设,正在赶超绍兴越文化研究的成果和影响力,这就需要我们再发力,进一步擦亮越文化金字招牌。鲁锡堂表示,对“越文化”系统谋划、顶层设计,统筹推进,这也为城市文化标识打造提供了方向和途径。
不可否认,城市文化底蕴正是绍兴的一种竞争力,文化就是绍兴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有辨识度的符号。那么如何系统性地擦亮这些文化标识?市人大代表、华汇集团工程咨询研究院院长陈扬对城市文化研究有着深刻见解。
“报告提到了绍兴要用文化铸魂塑形,也提到了人文生态资源优势的转化。”陈扬认为,接下来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擦亮各张“金名片”。一是要科学谋划文化的高度和文态的空间布局。在擦亮文化明珠的同时,把我们的文保单位、景区、博物馆串点成线,连线成面,融入古越文明文化带、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、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。二是在城市微更新上用足绣花功夫。古城内以山水城格局、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、传统风貌街巷及台门民居形态为保护利用重点,古城新城之间,历史文化街区之间可以有更多联动,通过恢复水系开展水上旅游、增设文化驿站、增加城市公共艺术等手法表达,更立体地展示城市气质和水乡文化内涵。三是要营造沉浸式体验的氛围。通过探索社景合一的文化阵地,激活文化书房等多跨文化场景功能,增加舞台剧和山水实景演艺,让游客领略“给我一天、穿越千年”的文化体验。